2011公务员考试面试实战模块宝典:公务员面试概论

网址:http://gwy.gaokw.com 时间:2010-11-03 整理:公务员

第一编 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概论

  第一章   公务员面试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在公开选录公务员工作中,笔试、面试、考核是测试与考查应试者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的三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面试不是简单的面对面谈话,也不是完全凭借经验和阅历就能洞悉一切的带有神秘色彩的“相面”,它需要有科学的测评标准、方法以及组织形式。

  面试采取考官小组与应试者直接交谈,或者置应试者于某种特定的模拟情境中进行观察等方式,对应试者的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每名面试考官对应试者都有独立评判和打分的权利,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人才选拔上的随意性失误。面试的内容广泛,方法也不断创新。

  一、面试的基本概念

  面试是测查和评价人员能力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具体地说,面试是由国家机关用人部门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采用多种方法,面对面地测评应试者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实际技能以及其与拟录用职位的匹配性,检验应试者各方面素质,以期为招聘单位聘用相关人才提供重要依据的考试。

  1.面试不同于面谈和交谈。面谈与交谈,强调的只是面对面地直接接触与情感沟通,不需要精心设计;面试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考试活动,通过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不但突出了面试“问”“听”“察”“析”“判”的综合性特色,而且也使面试与一般的口试、笔试、操作演示、背景调查等人员素质测评的形式区别开来。

  2.面试主要考查应试者个性特征、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笔试难以测定的内容。它作为笔试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形式而存在。

  3.面试不同于口试,它具有模拟操作的特点。口试强调的只是对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评;面试是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应试者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的考试活动。

  面试是测评公务员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方法,也是测评公务员能力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面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面试,不仅可以考查出应试者的学识水平,还能考查出应试者的基本素质、应变能力及个体心理特性等诸多因素。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面试针对性较强,其目的是为国家机关选拔优秀人才。同时,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面试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面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综合分析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情绪控制能力、仪表礼仪举止等笔试无从反映的因素。主要方式有结构化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心理测试等。面试的具体测评要素和方式,由录用主管部门确定。

  面试一般是在笔试的基础上进行的,按招录人数的比例(一般是1∶2或1∶3)决定进入面试的人员数。应试者最后得分一般是笔试和面试成绩的简单相加或者各占一定权重来确定,也有一些地区或部门把面试成绩作为是否录取的决定因素,可见面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务员考试的成败。

  二、面试的显着特点

  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环节之一,面试与其他笔试、心理素质测评等考试环节相比,具有显着的特点。

  (一)面试测评的手段、内容灵活,针对性强

  面试内容对于不同的应试者来说是相对变化的、灵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试内容因应试者的个人经历、背景等情况的不同而无法固定。 例如,两位应试者同时应聘档案管理岗位,一位有多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经历,另一位是应届档案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面试中,对前者应侧重于询问其多年来从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后者则应侧重于了解其对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在校学习期间的情况。

  2.面试内容因工作岗位不同而无法固定。工作岗位不同,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任职资格条件等都有所不同,例如,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技术监督岗位和人事部的考录岗位,无论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还是任职资格条件,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其面试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面试题目及考查角度也应各有侧重。

  3.面试内容因应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表现不同而无法固定。面试的题目一般应事先拟定,以供提问时参照。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按事先拟定好的题目逐一提问,毫无变化,而要根据应试者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决定下一个问题问什么,怎么问。如果应试者回答问题时引发出与拟定的题目不同的问题,考官还可顺势追问,而不必拘泥于预定的题目。

  总之,从考官角度讲,面试内容既要事先拟定,以便提问时“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又要因人因“事”而异,灵活掌握;既要让应试者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又不能完全信马由缰,让应试者海阔天空地自由发挥,最好是在半控制、半开放的情况下灵活把握面试内容。

  (二)面试以观察和谈话为主要测评手段

  谈话是面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面试中,考官向应试者提出各种问题,应试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比如,针对应试者的特长,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使应试者进一步思索,展示其才华;当应试者的回答文不对题时,考官要善于利用提问引导应试者;当应试者回答完毕,考官可以通过短暂的沉思或补充性的追问,形成一个“缓冲区”。这对于启发应试者的灵感、引发新的思路、转换话题都大有益处。

  观察是面试过程中的另一主要工具。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往往是通过外部行为特征表现出来的。人的外部行为特征主要是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语言行为主要指言语表达行为,包括言词运用的逻辑结果与层次,言词表达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言词表达的清晰性、准确性和动作配合性等。非语言行为是指人在表达意识、情感和交流思想时的表情及身体动作,主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手势、体态变化、眼神、面部表情等。

  在面试中,考官运用自己的感官,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对应试者进行观察。运用视觉主要是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它不仅要求考官在面试中要善于观察应试者的非语言行为,而且要能指明应试者的行为类型,进而借助于人的表象层面推断其深层心理。对应试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的观察;二是身体语言的观察。

  第二章 公务员面试的构成要素及内容形式

  一、面试的构成要素

  面试要素,是指构成面试的一些基本因素。面试有以下十个要素,这些要素是任何一项面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它们的有机构成是面试活动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这些要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这些要素,是做好面试工作的基础。

  (一)面试目的

  面试目的,即通过面试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在公务员招考中,面试的目的是通过对应试者各项素质进行有效的测评,选拔出德才兼备的适用型人才。从应试者方面来说,参加面试的目的是向考官展示自己的素质,以获得录用资格。

  (二)面试内容

  面试内容,即面试测评项目或测评要素,是指面试需要测评的应试者的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现行面试的主要模式是要素分解式,即设想应试者的素质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把这个素质有机体的构成要素列出来,再选择部分重要的和相关的素质指标进行测评。

  (三)面试方法

  面试方法,是指面试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影响面试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面试方法对应试者素质测评的侧重点也不同,因而在面试时存在一个面试方法的选择问题。常见的面试方法有很多,如面谈法、情境模拟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等。

  (四)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是面试的测评者,是对应试者的素质进行评定的实践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素质的高低对面试结果有很大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实施面试过程,包括提出面试问题,观察和分析面试者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应试者进行测试结果的评定等等。

  (五)面试应试者

  面试应试者,是面试测评的对象,与面试考官共同构成面试活动的主体。考官与应试者之间是测评者与被测评者的关系。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通过对面试问题的回答来展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力图得到考官更好的评价。

  (六)面试试题

  面试试题,主要指面试考官向应试者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自由式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在结构化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它表现为“讨论的议题”;在情境测评中,试题则体现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各种要求。

  (七)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而言,面试时间越长,面试结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在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面试时间往往不可能太长,一般为15—30分钟。

  (八)面试考场

  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时,考官与应试者位置的安排、场地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光线的明暗,以及噪音、干扰等问题对面试都有一定的影响。

  (九)面试信息

  面试信息,主要包括考官信息和应试者信息两个方面。考官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考官所发出的信息。最重要的考官信息,是考官对应试者下达的测评指令,以及对应试者的行为反应所表现的态度等。应试者信息,指面试测评过程中应试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反应信息,包括自觉发出的和不自觉发出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最重要的应试者信息是对考官的提问所做出的行为反应,即作答情况。

更多2011公务员考试面试实战模块宝典:公务员面试概论到 行政能力测试网查看,点击进入 http://gwy.gaokw.com/xingce/


喜欢此文的还喜欢。。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06 - 2011 www.gao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品高考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93574号